6月10日,湖北日报09版报道《咸宁张挂首块“不文明单位”牌匾》,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资讯客户端同步推出图文、视频全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粗略统计全网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
线上:近30万网友参与央媒投票
人民日报、新华社的微信公众号转发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并在平台上发起投票:“不文明单位”该不该挂牌?截至6月16日下午5点,29.22万余人参与投票,89.5%的网友赞成挂牌。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在评论《“不文明单位”牌匾颁得好挂得好》中说,这可能是全国唯一一块公开挂出来的“不文明单位”牌匾。这块牌颁得好挂得好!颁出了授牌机构的实事求是作风和敢于向不文明行为宣战的亮剑精神,挂出了“蒙羞”单位知耻后勇和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
人民日报“侠客岛”微博说:“不文明单位”挂牌岛叔还是头一回瞧见,“这样的创新治理方式,让来办事的群众也参与到监督机制中来,既有趣又有效。”
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齐鲁晚报,中国文明网、新浪、红网、东方网、新华报业网等多家媒体,均以漫画、评论等方式跟进报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咸宁 不文明单位”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查找,显示有4.27万篇相关资讯。
线下:多个单位主动整改
“以前可能要一个星期整改到位的问题,现在两天就整改到位。”咸宁市创文办工作人员明显感受到此举带来的变化。“不文明单位”挂牌一周,该市督查25个单位、发现的119个“门前四包”问题,一周之内全部整改到位。湖北新产业技师学院等单位,主动请督查人员上门“诊疗”,对标对表抓好“门前四包”。
“对大家是警醒!”咸安区供电企业党委书记严俊将“不文明单位”挂牌资讯报道转发到各工作群,并安排专班,深入到各乡镇供电营业所进行巡查。咸宁市供电企业党委书记祝勇刚表示,将对企业城区10个职工家属区、1603户居民住户进行改造,将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创建工作和城市配网设施建设同步推进。
6月12日以来,记者走访鄂棉小区、咸安区行政服务中心、咸安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市人民调解中心和咸宁中级人民法院等地,门口卫生十分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垃圾桶等设施摆放整齐。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周桂林说,大厅53个窗口、70多名工作人员,以更严标准自我要求,没有人办业务时,都主动做一些清洁整理工作。
专家:“鲶鱼效应”吹皱一池春水
咸宁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挂牌“不文明单位”,希翼通过倒逼机制,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创建工作。
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华中科大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闫帅认为,咸宁挂牌“不文明单位”之举,对基层治理产生了一种“鲶鱼效应”,吹皱了一池春水。这是一种创新,打破了“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的“老好人主义”,体现了奖惩分明。
“不文明单位”整改期限是一个月。闫帅表示,更关心一个月之后的长效措施,期待基层在文明创建机制上有更多创新举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 周鹏)
(责任编辑: 肖进安)
Copyright ? 2000 - 2019HB.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企业湖北分企业
Copyright ? 2000 - 2019HB.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企业湖北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