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田垅村以前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资产负债50多万元,村民有一大半都在外打工,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
今年69岁的张友山,从原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位置退休后,回到家乡田垅村任党支部书记。六年来,田垅村一步步从贫弱的乡村,变成充满活力的新农村。
坚持不懈抓党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核心作用
张友山:我一来就是抓党建,只有把党支部建强,才能带领群众致富。主要做了五项整顿,即思想整顿、组织整顿、纪律整顿、作风整顿和环境整顿。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有了充分体现,老百姓也看到了奔头。现在,群众经常跟党支部献计献策,支部有什么号召提什么要求,大家能够积极响应,这样就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了。
过去村党支部活动基本停滞了,现在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同时成立了党小组,党小组与村党理事会是挂钩的,通过党小组的作用,带动理事会发挥作用。过去村民遇到一些纠纷,村干部懒得管,现在有纠纷有矛盾,首先找理事会调节,理事会调节不了,村里再出面层层做工作,村里矛盾纠纷也比过去少了很多。
田垅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华网 张潘 摄
有了产业,乡村振兴就有了经济基础
张友山:过去大家没有产业,土地荒芜,基本上是抛荒的状态。现在大家发展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三家发展到现在的七家,村里百分之八十五的土地实现了流转,产业化水平有了提高。
大家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现在有了一个光伏发电站,引进了一个生物颗粒的工厂,这两项收入一年达到十多万元。大家还有一个养鱼池,一个葡萄园,还准备建设一个蘑菇基地,同时今年要开垦三十多亩荒地种果树,大家还准备推广苎麻种植,来增加村民和集体的收入。
新华网专访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田垅村村支书张友山。新华网 刘生辉 摄
鼓励贫困户做事,培养勤劳致富的志向
张友山:通过政策兜底、个人就业,田垅村现在全部脱贫了,但是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是说脱贫了就不管了,还要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把小事做好做细。
除了国家给必要的兜底政策外,大家还要引导贫困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产业通过就业来脱贫。大家要大力宣讲政策,培养贫困户勤劳致富的志向。?
初夏田垅村。新华网 刘生辉 摄
编辑:胡诚 张潘 刘生辉
新华网湖北分企业出品
鸣谢:湖北省大冶市委宣传部
?